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白了就是高管之間輪換,高管本身不輪換)表示,由於美國目前對華為的製裁,中國的芯片產業將“重生”。美國現行的出口規定自 2020 年起實施,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代工廠向華為運送尖端矽。中國也不得購買在矽晶圓上蝕刻出比人類頭髮絲還細的電路圖案的極紫外 (EUV) 光刻機。

華為輪值董事長表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根據 CNBC,許說半導體設計技術有了突破。中國一直希望在芯片生產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儘管其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落後了幾代工藝節點。目前台積電、三星代工廠等全球頂級晶圓代工廠都採用3nm工藝節點量產芯片,而中芯國際卻無法接入EUV光刻機,卡在14nm及更高工藝。

這種用於在晶圓上蝕刻電路設計的 EUV 機器無法運往中國

工藝節點數字越低,芯片上使用的特徵尺寸越小,從而導致晶體管數量增加。芯片的晶體管數量越多,芯片的功能和能效就越高。例如,iPhone 11 系列中使用的 A13 仿生芯片採用 7 納米工藝節點製造,包含 85 億個晶體管。用於為 iPhone 14 Pro 系列供電的 A16 仿生芯片組採用 4 納米工藝節點製造,包含 160 億個晶體管。

預計將在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Ultra 中使用的 A17 仿生芯片將是使用 3nm 工藝節點製造的 iPhone 中的第一個 SoC。預計配備200億-240億個晶體管。

在新聞發布會上,華為的徐某發表了一些被翻譯成英文的評論。 “我相信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不會袖手旁觀,而是要圍繞……自強自強而努力。對於華為,我們將支持所有這些自救、自強和自力更生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努力,”這位高管表示。

美國對向中國進口尖端芯片施加了更廣泛的限制,因為擔心集成電路最終會被中國軍方使用。徐說,制裁不會扼殺中國國內的芯片產業,反而會提振該產業。他說:“我相信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將在此類製裁下重生,並實現一個非常強大和自力更生的行業。”

他的評論可能基於中國媒體上週的一篇報導,該報導稱華為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公司已經開發出電子芯片設計工具,可以使用 14 納米及以上工藝節點生產芯片。在這些節點上構建的芯片用於汽車和其他不需要尖端芯片的快速處理能力的設備。華為目前在其最新的旗艦 P60 系列中使用 4nm Snapdragon 8+ Gen 1,但這些芯片經過修改後無法使用 5G 信號。

2022 年華為報告了自 2011 年以來的最大利潤降幅

就連徐也承認,新半導體設計工具的發現對華為“意義不大”。由於美國的製裁,該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仍在迅速萎縮。華為今天報告其年度利潤下降 69%,為 51.8 億美元,為 2011 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徐說:“2022年,充滿挑戰的外部環境和非市場因素繼續對華為的經營造成影響。在這場風暴中,我們繼續保持領先,竭盡全力保持業務連續性並服務客戶”

包括智能手機部門在內的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下降超過 11%,至 2145 億元人民幣(312.2 億美元)。這比華為消費者業務去年的收入下降幅度要小。 2022 年,華為 Mate 50 系列發布,滿足中國和部分全球市場的強勁需求。

Categories: IT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