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聯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聯盟,隨著 Covid-19 之後乘客對非接觸式旅行的需求增長和減少機場擁堵,希望到 2025 年其 26 個成員中約有一半使用生物識別技術.

通過增加乘客可以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機場接觸點的數量,例如允許某人使用面部作為登機牌的面部比較,星空聯盟希望通過機場安檢、行李托運、登機口來減少處理時間和休息室。

客戶體驗副總裁 Christian Draeger 表示,該集團希望 12 到 15 家航空公司,或大約是目前數量的兩倍,使用其生物識別策略或確保兼容性。

除了航空公司方面,星空聯盟還希望參與其生物識別計劃的四個歐洲機場能夠增加額外的接觸點,並增加參與機場的數量。

“我們肯定需要讓一半的運營商參與進來,”他說。 “但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增加參與機場的網絡。”

這是為成員協調服務和項目(如數字基礎設施)的聯盟第一次概述了具體目標,Draeger告訴路透社。

航空旅行行業運動

雖然沒有約束力,但該目標與私營部門在安全檢查站前的專用通道驗證身份的努力相呼應。像 Clear Secure 這樣的公司允許擁有付費機場會員資格的乘客使用他們的生物識別技術而不是旅行 ID。

全球專家正在蒙特利爾討論更廣泛地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安全地取代美聯航的傳統旅行證件。週四結束的國家航空研討會。

聯合國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ICAO) 為從跑道標記到通常被其 193 個成員國採用的墜機調查等方方面面製定了標準。

但是,由於不同的隱私規則和一些國家缺乏技術專長,使得生物識別技術在旅行中的使用因地區而異,這使得該技術更難引入。

未來三年,根據航空運輸通信和 IT 專家 SITA 的 2021 年報告,38% 的機場計劃實施一種生物識別令牌,例如讓乘客通過所有檢查站的人臉,高於一年前的 3%。

星空聯盟成員聯合航空公司表示,它正在尋求通過在整個機場的多個地點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簡化旅行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識別技術在方便旅行方面的其他用途也越來越多。國際民航組織旅行者身份識別項目技術官員克里斯蒂安·德馬克爾 (Christiane DerMarkar) 在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時說,現在大約 80% 的國際民航組織國家頒發電子護照,這些電子護照於 2004 年推出,並帶有帶有旅行者照片的安全芯片。

Draeger 預計,當至少一半的旅客使用生物識別技術時,“可能會看到顯著的好處。”

FacebookTwitterLinkedin

Categories: IT Info